許見海古心謙德匾
橫長型木匾,無框無飾,匾面上藍漆,字皆陰刻上金漆,上款「吏部侍郎蔣恬菴為」中行「古心謙德」下款「嘉靖辛卯(1531)鄉試中式第五十二名授湖廣寧鄉知縣許見海立」。
《金門志》載:蔣孟育,字道力,號恬菴;浦邊人.入龍溪庠;萬曆戊子(1588)舉人、己丑進士.授翰林院庶吉士,以終養歸.起補,歷國子監祭酒、南吏部侍郎.古心謙德,無貴態;操守廉潔,始終如一.在吏部時,其子履決,不能補;相視笑曰:『吾父子何貧也』.終以清節著.卒,贈尚書,賜祭葬,諡「文介」,祀鄉賢.所著有「臺閣文憲選粹」等書若干卷(「閩書」、「通志」、「府、縣志」).
《金門志》載:「萬曆十六年戊子(1588)科:蔡獻臣、陳基虞、蔣孟育、黃華秀、張繼桂、黃華瑞(華秀兄;榜名芝瑞,號育吾.由南安學,寧洋教諭,陞南京國子監助教)、趙維藩(浦邊人;號斗南.由漳州學,官清流令)、呂大楠(十八都林兜人;號喬軒.磁州教諭、廣西洛陽令.是科有「八鯉渡江」之目).
《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四 》
泰昌元年十二月,原任南京吏部侍郎蔣孟育卒,詔賜祭葬如例。孟育福建漳州人,萬曆十七年(1589)進士,選庶吉士,具疏終養,家食十四年,始授簡討,歷升宮坊、南祭酒、吏部侍郎。其為人恬退謙讓,有古大臣風度雲。贈南京吏部尚書。《思文大記》有載:「給已故吏部右侍郎蔣孟育新銜誥命,廕一子入監讀書。又謂其「愨善好學,終始如一」,諡為「文介」。孟育,龍溪人,萬曆己丑進士,久歷翰苑,所著有恬菴集三卷。」
《銀同浯江珠浦許氏族譜》載:「以明字英實,號見海,初名耀,嘉靖丙戍(1526)補邑庠生,更名以明,習易經,辛卯(1531)鄉試中式第五十二名,除松江華亭教諭,陞湖廣寧鄉知縣,遷廣西興業縣,以父憂居家守制,遂杜門不出。出四房。」
《欽定古今圖書集成.方輿彙編.職方典》寧鄉縣/城隍廟舊在儀門外。洪武三十一年,知縣宋玉遷建北關內。正德三年,知縣劉綸重建前門及兩廊拜亭。嘉靖己酉28年(1548),知縣許以明又更新之。
許以明在嘉靖己酉年還在寧鄉縣,然後遷廣西興業令,《廣西通志》載:「許以明〈同安人嘉靖間任〉」並沒有到離任時間,應在嘉靖三十左右,然後就丁憂回家閉門不出,萬曆十七(1589)年進士蔣孟育才考中進士,萬曆四十二(1614)年《辭南少宰疏》蔣孟育請辭不成反陞仼南京拜吏部侍郎,當上侍節的此時間點上,許以明或許也過逝了,此匾應該是後人自行以蔣孟育為名代為之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