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儒林郎黃祈墓
圖/四維堂
前水頭黃氏長房小宗,十一世佑上祖傳五子,長、四、五、三位兒子遷往漳州謀生定居,次子尊義居前水頭下界,三子質義居前水頭頂界,質義生四子,長祈、次濟、三俊、四倡。黃百萬黃俊之長兄黃祈,諱汝高,生四子,秦、楚、魏、吳。長子黃秦是太學生,商賈於杭州,次子黃楚,十五歲時隨叔父黃俊北上行商,後也自營商船,貿易天津、錦州之間,富裕後納貲捐官為同知,也為父捐得敕贈儒林郎散職官銜,黃祈於乾隆時建書齋「四維堂」,子黃楚亦建書齋「怡齋」。
圖/黃祈古厝
黃秦(贏侯)次子紹光,邑庠生,建書齋「卓齋」,並與其叔父楚、魏、吳等人,約於乾隆三十九至四十三年間(1774至1778),於前水頭黃厝頂建九棟雙落大厝,排列整齊,傳擇良辰吉時同時上樑十八支,時人稱有「洋船十八艘,錢銀壓斷樓椽」及「有水頭富,無水頭厝」來描述水頭富甲之盛況。
圖/墓柱石獅
《金水黃氏族譜》載:「祈(獅子墓祖)號伯合字士平,諱以高,貤贈儒林郎,生于康熙癸酉年(1693)十二月十一戌,卒乾隆丁卯年(1747)七月初八午,妣榜林許氏,嗣徽生康熙癸酉年十一月十三酉,卒乾隆癸已(1773)八月廿二酉,葬中路,午山子向兼丁癸。碑題曰勅贈儒林郎以約黃公袝長男贏侯。一女適漳州謝家。墓碑上時間為乾隆己丑年(1769),長男贏侯卒於乾隆癸酉(1753)。
生為封、死為贈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