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新堠梅谿陳公墓

此墓不知在何年代開始被遺忘,直到署立醫院的興建才被發現,就墓碑上新堠陳公,相關單位找到新頭陳氏,再次開啟祭拜此墓,但墓主名字並沒載在新頭陳氏族譜裡,或許是因字或號的關係而沒查到。 墓碑上款刻「萬曆己亥年冬立」,即萬曆27年1599年,中行「新堠梅谿陳公妣蔡氏墓」,落款「孝男(不清楚)奉祀」。 在明朝洪受著作成書於隆慶二年 (1568) 《滄海紀遺》敘述,「太武山之東為十八都,有湖前,林兜、新堠…」。 新堠跟新頭是兩處不同的地方,新堠是現今伍德宮右後方一帶, 根據廟方碑文記載,伍德宮興建於萬曆三年(1575年),就位置來說符合金門傳統營建中宮廟要在村前, 新頭就是現在新頭的位置,新頭陳氏最早的居住地是新堠,但也是從古區遷過來的,就 《銀浯古區陳氏族譜》「開基始祖肇基公,生四子,長添福公住新堠,次添祿公住陳坑,三添壽公住古區,四添全公住高坑。」約在明成化年間遷居新堠, 「太始祖肇基號整裕陳公神主太始祖妣孝慈趙氏孺人神主」、 「始祖增福號靜德陳公神主始祖妣恭莊黃氏孺人神主」為新頭陳氏開基祖,生長房三世祖永元公妣呂氏、二房三世祖妙義公妣祭氏,三房三世祖文貞公妣莊氏、四房三世祖友菊公妣吳氏、分支新頭為新頭開基始祖 ,至四世祖必性公娶林兜呂氏為室,呂氏以土地作為 嫁妝,乃遷移至現今新頭村址,此時之後新頭及新堠同時存在,隨時間推移陳氏慢慢往新頭去居住,新堠慢慢沒落,也變成新頭村人口中的下新頭,直至完全的退出歷史舞台。 可查的明代記載中村名載為新堠,《金 門志》烈女傳載:陳氏,新堠人;林兜諸生呂潤妻.嘉靖十一年 (1532) 二十,夫歿,哀毀絕粒.姑讓之曰:『汝欲以二喪累我耶』?乃就食.後母家有以年艾、家貧探其意者,憤告其姑曰:『婦生而啟人伺,不如死』.夫小祥前一夕,更衣飲毒,告於夫之靈曰:『生同爾年,死同爾日』.家人灌解之,越三日卒.年二十三 ( 「通志」、「府、縣志」、「滄海紀遺」、「浯島節烈傳」合參 ) 《金門志》萬曆三十四年 (1606) 丙午科舉人:陳士英 ( 十八都新堠人.安仁令,擢五城兵馬司主事 ) . 《同安縣志》:戴氏,新堠諸生陳耀奎妻。萬曆間,奎亡, 氏年二十六,慟哭欲從死。祖姑及姑防之甚密,乃勉終喪。諸姒微探其意,氏謂祖姑曰:「吾得從夫,地下無憾。 《金門志》烈女傳載:戴氏一娘,李厝庠生宗茂女、新堠諸生陳耀奎妻.事王舅姑及舅姑皆孝.萬曆四...